X.d 笔记

小Web,大世界

0%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有什么用?

前段时间比特币暴涨,最近股市上,区块链概念也随之大热。仿佛世界上那些风投公司里面顶级聪明的大脑都看到了区块链在未来一片光明。

好奇心作祟,查了各种资料,做出一个结论:区块链(这名字听着刺耳,还是叫BlockChain好了 就BC吧 )应该算是比概念高一级的产物,不像之前的什么VR、3D打印之类闹眼子的名词,BC应该是一个可以改变商业模式、供求关系的技术,不管是概念上,还是影响性上,都比前几个名词要大的多。

BlockChain 技术

目前也看也一些技术文章,研究了下原理,也找了几台服务器模拟的布也一下。虽然个人对各种技术都很感兴趣,但目前对 BC 的技术实现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对于它的技术性功能,以技术比喻,总结为三句话:

  1. BlockChain 是一个永久可用的数据库。
  2. 数据库只有新增和查询的功能,没有删除和修改的功能。
  3. 数据库互联网,而不是某公司的某个服务器,这也是前两点能成立的前提。

现在是不是感觉有点简单了,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技术,会带来一些商业结构性的变化,所以现在很多投资人都看好它,那就是 : 去中心化

把这个去中心化的概念理解了,就知道比特币相对于 BC 简直就是小儿科。个人参考资料搬点或自己猜点应用场景,分享一下。

BlockChain 应用一 : 跟踪

提问:
国家使用比特币之类的货币会有什么好处?

回答:
各种骗子应该可以杜绝了!
但是说明一下:有基本经济概念都应该了解这个提问肯定是不可行了,仅作比方。而且像中国这种人才辈出的地方,总能有其它骗钱的方式。

跟踪:在很多文章案例里面都有说到,比如买一个东西,就知道它是从哪出,经过了哪哪哪,转了几次手,又到了你的手上,比特币交易的特性也是如此。

跟踪经济也是找资料时看到的最多的一个词,我在这个要质疑一下:

有意义吗?有,但对于不同的商品,意义的价值不同,如果要有用,那么必须满足公式 : 商品成本 + 跟踪成本 <= 商品价格

比如说一个苹果成本一块钱,跟踪成本十块,那商品价格最低就是 11块,消费级市场当然不会为了跟踪而买这个成本为11块的苹果了。

所以这个问题,可用的话,目前能够看到的有两种用途:

  1. 数字产品的使用权:软件、创意性数字产品开发成本其实很高,很愿意使用BC来判断是否有购买记录, 比如以前游戏公司不惜高价也要买个壳加密防破什么的。
  2. 跨机构的固定数据流:由于数据特性,跟踪成本目前来说不会太高,而且具备不可修改性,实用性相当高。

BlockChain 应用二 : 记账

提问:
在 《铁齿铜牙纪晓岚》 里面,和绅为什么不用区块链记账

回答:
还用回答吗?剧中出现最多之一的就是账本,别说用区块链了,下面的贪官通常都是几个账本,虽然假帐看上去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但耗费大量人力去审查还是可以查出破绽的。

以太坊 的页面上,第一屏就是介绍的是 Smart Contracts 智能合同, 第一个想到这个的人肯定是个人才,真是一个绝妙的应用,成本不高,实用性强。

比如现在,我和你要签一个合同,目前的做法是,打印两份,我和你都分别在两份上签名,按手印,然后一人一份。这样的缺点就是像和绅一样,除了有丢失风险,还可能会被作假,也有可能被用心险恶的人去利用。

如果是用 BC 之后,我们的合同就是一个数字化流水号,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号去查证我们有没有签合同,没有办法修改。除了合同之外,也可以是很多其它的东西。

BlockChain 应用三 : 保险

提问:
保险公司赚钱吗?

回答:
不赚钱谁干啊?

保险公司是按概率赚钱的,比如你买癌症保险,10万元 ,设得癌症概率10000分之一,保险公司成本就是10块钱,加上人力,管理,等各种费用成本,算50块,问题又来了,保险公司卖你100块,你买还是不买?

大多数人还是会买的,100块不会影响生活质量,10万元就会了,做个防御就好。当然,10块钱还有保险公司的

去中心化,这个才是 BlockChain 的终极绝招!去

在美剧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互助会。 那么,我成立一个互助会,并规定:互助会里面的所有人,只要有一人得癌症,那么其它人就直接给这个人10块钱,互助会即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保险公司。

只不过去中心化后,不再有人力管理等成本了,加入互助会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癌症有资助的保障,会因别人得癌症而给出一点钱,算上去肯定是比中心化的保险公司要少多了吧!

对于互助会本身,可以设定一些规则就可以让它自动运行的很好,比如说对于那些别人得了癌症但没有资助的人取消其被资助的资格,或是对于互助会有贡献的可以获得更多的保额等。(其实也太过理想化)

BlockChain 应用四 : 数据服务

提问:
目前美国网民最在乎的是什么?未来中国网民会在乎吗?

回答:
你可能已经想到了,我说的就是 隐私, 未来中国网民随着意识增强肯定会在乎!

这个是我想的,在中国,一代网络通行证还可以是些乱七八糟的账号,二代网络通行证确是:手机号 ,不能忍,这也是我们天天收到N多垃圾短信的元凶,一般来说,只要你用过两三个网络产品,我们的手机号基本所有不良商家就都知道了!

我们的资料,是否能放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安全的地方存着,只有我们自己能管理,其它网络想看时,就像我们安装android手机软件那样,知诉他能访问哪些资料,像手电筒要看短信什么的都可以一律拒绝。

虽然现在很多公司的SSO登录都有这些功能,但它还是中心化的,算不上安全!

小结

想像空间还很多,但是,BC 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相信在资产的大量注入下这些问题能够解决,这也是 BC 技术是否能普及的最后防线!